卖苹果起步,十年做成商贸公司
“别人可能是一分耕耘,十分收获,但对我这个外来妹来说,我是十分耕耘,五分收获。尽管我的创业之路有些艰辛,但是我的心态很好!”昨日,站在记者面前的张贵荣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,作为路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,她的创业心理与十年前那个闯荡大连的外来妹有着太多反差。
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无论做什么买卖,张贵荣总能有些奇思妙想,她把这些归结为“多看市场营销书籍”的影响力。,从产地直接进水果 ,2001年,张贵荣失业后,从黑龙江肇东市来到大连。看到孙家沟道边夜市有摆水果摊的,张贵荣决定也摆个水果摊。别人都在夜市的免费摊位干,她则租了附近一个固定摊位,每年租金1.5万。许多人不理解,她却笑着说,固定摊位有固定摊位的好处,让客户感到放心。别人都是从大菜市进货,而张贵荣却舍近求远,买了一辆小货车,从水果产地直接进,虽然苦点儿累点儿,但是货品便宜还新鲜,很快就赢得了不少客户。
上门推销苹果少说巧做 ,张贵荣告诉记者,一次到苹果园里进货,她发现了一个好品种富士苹果,虽然价格贵点儿,但是口感好,储存期长。带着苹果样品和说明书,张贵荣上门推销,虽然经常碰壁,但是只要人家肯尝试,很快就成了她的客户,因为产品过硬。在推销中,张贵荣发现这里面也有技巧———让产品自己“说话”。张贵荣总是告诉客户,“先看说明书,再吃苹果,让产品自己‘说话’。”每年到了11月份都是张贵荣最忙的时候,大批老客户的团购电话接二连三,每年仅苹果她就包销100吨。
开超市先交一万多学费 , 有了一点积蓄后,2003年,张贵荣又组织了十几名下岗待业人员开办了一个酱菜加工厂。2006年已经小有规模的工厂,由于拆迁改造而解体,眼看着自己十几名员工又要再一次下岗,张贵荣陷入了沉思。经过对市场的考察,在黑石礁街道的帮助和支持下,张贵荣带着自己的十几名下岗姐妹,又开始了二次创业,从朋友处借了几十万在孙家沟市场开起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路璐超市。由于是外行,刚开始自己进货进的都是杂牌子,消费者根本不认,结果赔了1万多。张贵荣马上吸引教训,聘请有经验的超市管理人员来当店长和采购,让超市转危为安。
张贵荣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,不错过每一次商机。比如去年7月她发现开设学生公寓有商机,马上办起了一个150多张床位的学生公寓。
——卖苹果起步,十年做成商贸公司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