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乡村野外旅游,防止蜱虫叮咬
进入夏季,大连乡村旅游野外活动增多,已有市民发生被蜱虫咬伤病例。昨天,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醒,教大家预防以蜱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。
人被蜱虫咬伤后,可引起过敏、溃疡或发炎等症状,症状一般不重,但是,有83种病毒、31种细菌、32种原虫可以通过蜱虫传播,使人患病甚至致死。所以,卫生部门提醒大家,市民如果乡村旅游野外活动进入草地、树林野营,尽量穿长袖衣服,不要穿凉鞋,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,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,针织衣物的表面应当尽量光滑,这样蜱不易粘附。推荐大家对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,如避蚊胺(DEET,两岁以上的人员可以使用),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,如氯菊酯、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。
一旦被蜱虫咬中头皮、腰部、腋窝、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,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,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,再用尖头镊子取下,或用烟头、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,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。千万不要生拉硬拽,以免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。取出后,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,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。有野外活动史者,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,应当及早就医。
不过,城市社区内一般极少有蜱类生存,市民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蜱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。
——大连乡村野外旅游,防止蜱虫叮咬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