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大连樱桃采摘正当旺季,口感绝佳的“美早”已经挂满枝头。但是很多樱桃园的园主却略感惆怅,因为今年采摘游的游客量明显减少,甚至有的园少了七八成游客,这将导致樱桃过剩,同时也面临销售瓶颈。同样一幕去年已经上演,所以我市今年部分樱桃园园主吸取教训,提前采取自救措施,投资建设小型冷库,利用恒温方式存储樱桃,拉长存放时间后进行错峰出货。
采摘量锐减
樱桃销售今年仍遇瓶颈
位于横山寺附近的大石洞村农场樱桃采摘园,场长王兴福早早就在园区入口设立了收费点,村里的会计临时将办公地点搬来这里,一张采摘门票40元。“和头两年相比,今年采摘游游客的数量减少得明显,散客还可以,主要是企业单位的团体量锐减。仅从我们这里来看,减少了有一半。”场长王兴福说。据了解,农场采摘园是这一片最大的采摘园,有5000棵樱桃树,平均每棵树产樱桃50斤,今年的产量将达到25万斤。
“今年樱桃的口感还是相当不错,尤其是正当季的美早,可采摘游客数量就是上不来。”王兴福说,“我们农场还算是游客量比较大的,但是预计也只能销售掉六成,四成樱桃将会剩下来,差不多10万斤。”周围其它一些樱桃园,记者了解到,有的会剩下六七成的樱桃。“去年,樱桃产量极高,但是很多都烂到了地里,赔了几万元。今年预计通过采摘游能售出三成左右,销售问题仍是个瓶颈。”金州大刘樱桃园的园主大刘坦言。
投资建冷库
园主靠冷藏链错峰出货
旅顺老张自采樱桃园的园主老张表示,樱桃成熟以后也只能坚持一周,很快就会掉到地上腐烂。“坚持一周还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,若遇上阴雨天,樱桃会瞬间裂口落地,采摘都来不及,那损失可就大了。”老张说。不过面对着采摘游客量并不是很喜人的情况,大石洞村农场樱桃采摘园的王兴福还是显得比较淡定,因为他今年有最后的绝招——冷库。王兴福坦言,去年烂掉的樱桃差不多20万元,吸取去年的教训,今年他耗时一个月,在樱桃园对面建造了一个冷库。冷库面积为70平方米,投资10万元左右,可储存樱桃两万余斤。“冷库是恒温储存的,放入里面的樱桃可储存40余天。”王兴福说。
感到40余天也并不是很长,但是王兴福反驳,40余天足以实现自救了。“樱桃的旺季在6月初到6月底,这个时间段,市场上樱桃的饱有量大,卖不上价格。但是进入6月底,一直到7月份,樱桃进入淡季,物以稀为贵,卖价绝对比现在翻一番。”王兴福说。据了解,现在已经有不少商贩联系王兴福,预订“淡季”时采购冷库樱桃。记者获知,眼下有部分园主在利用冷藏链实现自救。一些樱桃园会建造三四十平方米的冷库,投资在五六万元左右。
酿造樱桃酒
衍生产业明显后劲不足
说到樱桃过剩问题,不少樱桃园也在尝试利用衍生产业实现突破,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樱桃酒、樱桃罐头和樱桃酱。但是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这些衍生产业明显后劲不足,并不能真正实现销售突破。樱桃园主大刘告诉记者,他去年就曾尝试将过剩的樱桃制作成樱桃酒出售,但是销量并不乐观,大部分卖不出去的樱桃酒都送给亲朋好友了。“樱桃酒差不多是10斤樱桃出1斤酒,这个成本是很高的,加上人工成本,樱桃酒出售要每斤200元左右。”大刘说,“对于普通市民而言,这个价格还是有点高。”“很多樱桃园做过出售樱桃酒的尝试,多以失败告终。”王兴福说。
除了樱桃酒还有樱桃罐头和樱桃酱,王兴福坦言,由于成本高,没有真正意义的樱桃罐头,多是什锦罐头里点缀两三颗樱桃,这对樱桃的需求量是不值得一提的。而樱桃酱也不现实,它的储存期同样很短,谁也不会贸然批量制作樱桃酱销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