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温室葡萄增值大连农业收入
付家村的葡萄种植面积有3700亩,其中,200多亩的温室葡萄都是这些“外耕族”种植的,而其他的葡萄则是冷棚葡萄,基本都是本地人种植的。
今年温室葡萄开剪,包棚价格是每斤接近10元,如果不包棚的话,开价是26元。付家村今年光葡萄一项,收入就可达6000万元。
上周四,大连第一串温室葡萄在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付家村“开剪”,让记者惊讶的是,该村200多亩的温室葡萄全部是外地人种植的,而现在来“剪”葡萄的人,也几乎全是外地人。而在大连,这种现象都很普遍。据了解,受低温影响,今年开剪的时间要比往年晚了近一个月,集中上市量也有所减少。预计价格将小幅上涨。
“外耕族”种出第一茬葡萄
在七顶山街道,那些在这里种植温室葡萄的外地人,被称为“外耕族”。王山,就是其中的一个,王山说,自己是黑龙江人,在这里种植温室葡萄已经有6年了,像他这样的外地人,在付家村有几十人。据其介绍,地是他们租赁来的:“这里的人很讲究规则,租一亩地的价格不按照钱来算,而是按玉米行情来算,一亩地一年的租金是500斤玉米。也就是说,我们是按照当年的玉米价格付租金。去年的玉米价格是1元多钱,我们的租金是600元,如果玉米价格高,我们的租金就涨,反之就降。”
而该村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付家村的葡萄种植面积有3700亩,其中,200多亩的温室葡萄都是这些“外耕族”种植的,而其他的葡萄则是冷棚葡萄,基本都是本地人种植的。
询问原因,无论是外耕租还是本地种植户都表示,原因有两个,一是,外地人能吃苦,二是外地人胆子大,舍得投入。王山很认同,“种地不吃苦不行,那钱都是汗水滴出来的,6年前,我建温室大棚的时候,花了60多万元,当时在十三里买房能买三套,但是我没买,因为我知道,大棚年年能产钱。”现在,王山每年的收入少说也有二三十万:“累归累,但值得。”
相关连接:大连旅游
——大连温室葡萄增值大连农业收入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