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免费摘樱桃]“农科院大樱桃科普游”免费名额限时抢
大连日报老九 老九家的园子
老九发福利啦………………
免费的呦,有吃有玩有知识,不来后悔吧你
微信铁粉专享福利:免费品尝樱桃还能学习农业知识
“ 农科院大樱桃科普游”邀你同行
精彩内容
为答谢广大网友对《大连日报》和“老九家的园子”的支持,作为“寻访大连樱桃故事”公益众筹活动的一个内容,大连日报及旗下微信公众号“老九家的园子”联合大连市农科院,将于6月17日举行“大樱桃科普游”活动。
参与市民可免费进入大连市农科院大樱桃科技示范基地——“逢寿樱桃园”品尝大樱桃,听农业科研人员现场为您讲解大樱桃相关知识,还可参观多肉植物、阳台农业基地。
仅限30个名额
(欲了解逢寿樱桃园更多内容请继续往下阅读《好吃的大樱桃是大连出来滴》,欲了解大连大樱桃品种,可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。)
活动具体内容:
1、樱桃采摘(门票免费,外带费用市民自付)
2、科研人员介绍大樱桃知识(包括大连大樱桃的历史、逢寿樱桃园介绍,大樱桃品种介绍、解答市民疑问如畸形樱桃、膨大剂、农药使用等情况)
3、参观农科院多肉植物及阳台农业基地(可观赏或DIY,也可自行选购),向工作人员了解种植技术、绿色农业相关知识。
参与和报名方式
报名——等候确认电话——6月17日(周三)13:50,自驾或乘坐公交车到市农科院门口集合——统一前往逢寿樱桃园
活动报名方式
1、关注大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(仅15个名额),发送信息“樱桃科普游+人数+姓名+手机号码”。
2、关注大连日报新区新闻部微信公众号“老九家的园子”(仅15个名额),发送信息“樱桃科普游+人数+姓名+手机号码”。(每个微信号报名最多3人,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!)
报名截止时间:6月15日(周一)下午15:00。
报名成功者我们将电话确认,未接到确认电话即没有成功报名。同时,大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“老九家的园子”将在15日晚些时候公布成功报名的微信号。敬请关注!
逢寿樱桃园地址: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沙岗子农科院院内
乘车路线:乘坐建设街-大黑石,旅顺等公交车至沙岗子下车,自沙岗子道口往北即到
好吃的大樱桃是从大连出来滴
多年前,大连人并没有大樱桃这“口福”。不过,因为一个人,大连成为全国第一个能够品尝到大樱桃美味的城市。他就是樱桃之父——王逢寿。事实上,正因为有王逢寿等几代大连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,大连甚至中国大樱桃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。
解放前:大樱桃随日本殖民者来到大连
我国大樱桃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,由西方传教士和侨民、船员引入,品种也仅限于“那翁”“养老”“大紫”“小紫”等一些果个小、品质差、不耐贮运的品种。大连地区大量引进大樱桃是在日本殖民者占领时期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,大连市内很多老旧日本房屋的院子里,还种有大樱桃树。
大连市农科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全国唯一一家的甜樱桃新品种选育研究,先后育成并推广了“红灯”、“佳红”、“巨红”、“红艳”优良品种。这些品种的育成,不仅打破了我国樱桃育种的空白,而且增加了我国樱桃品种资源,延长了鲜果供应期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
大连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樱桃品种圃
1949年2月,大连市农科院的前身关东实验农场创立之初,就开始了大樱桃的育种工作。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,农科院的各项工作都未全面展开。以王逢寿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工作者,来到工作岗位,立即着手搞调研,细心查找资料,通过细致的调查分析,决定成立樱桃课题。
他们历尽千辛万苦,广泛收集果树资源,在短短两年时间里,收集了全国各地40多个果树资源,在大连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樱桃品种圃和洋梨资源圃,为以后开展果树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,王逢寿就开始樱桃新品种选育研究,建立了中国第一代樱桃育种圃,培育出中国第一个樱桃新品种“红灯”,又先后育成早丰、巨红、佳红、红艳等几个樱桃优良新品种。
王逢寿在中国樱桃育种史上功勋卓著,被称为“樱桃大王”、“果农的保护神”, 2005年被授予大连市首届“科学技术功勋奖”。如今,50多年来大连市著名果树专家王逢寿在农科院从事樱桃育种的地方,被正式命名为“逢寿樱桃园”,现已向市民开放。人们不会忘记大连市农科院,因为樱桃的根在这里。
“红灯”曾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青睐
据大连市农科院果树所的樱桃专家介绍,农业新品种选育周期比较长,以红灯为例,1963年开始选育研究,经过杂交授粉、获得杂交种子、播种、获得实生苗等过程,历经十余年,直到1973年才通过鉴定命名为“红灯”。
“红灯”的育成在我国属首创,填补了国内樱桃品种的空白。在早熟兼果个大方面,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。大连的“红灯”曾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青睐。
女专家接过王老的“棒”
今天,提到大连大樱桃,首屈一指的专家便是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、樱桃课题主持人,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——潘凤荣。说来也凑巧,潘凤荣的娘家正是大连市农科院的所在地:营城子街道沙岗子村。1985年,潘凤荣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农科院从师于王逢寿老专家。这位女农业专家主持国家、省、市重点项目十余项,获得各级奖励二十余项。现担任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副理事长、辽宁省园艺学会理事、大连市农学会大樱桃协作组首席专家。秉承了老专家严谨求实的科研传统,潘凤荣接替了王逢寿的科研工作,继续开展樱桃新品种选育研究,接下来又相继育成并推出“明珠”、“丽珠”、“饴珠”等优良品种(系),这也是农科院樱桃品种第二个高产期。这些品种(系)有的已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,每年苗木供不应求。
1985年至1995年,是农科院培育樱桃新品种的高产时期,在这一段时间里,先后育出巨红、佳红、红艳、13-33等樱桃新品种(系),形成了早、中、晚熟系列品种,丰富了我国樱桃的种质资源,同时作为亲本材料,也为我国樱桃育种工作开辟了广阔前景。
过去“龙头老大”如今也是“行业领头羊”
毫无疑问,大连大樱桃的历史是辉煌的,尽管随着大樱桃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种植,如今大连大樱桃的“领头羊”位置仍然不可动摇。
进入20世纪 90年代,甜樱桃生产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无论是栽培数量、范围,还是产量、效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。我国甜樱桃主要栽培区为山东、辽宁、陕西、四川、北京、河南、河北、甘肃、山西、云南、新疆等地,最集中的栽培区为山东烟台、辽宁大连。
尽管大连大樱桃已经不是“蝎子粑粑独一份”了,然而如今,几乎从南到北、从东到西全国各地都有大连大樱桃的苗种安家落户,如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甘肃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山东……
“寻访大连樱桃故事”公益众筹行动
在品味大连大樱桃的同时,您可曾想过那些发生在一棵棵大樱桃树背后的故事?在樱桃季到来之际,大连日报暨旗下微信公众号“老九家的园子”联合大连采摘网(大连海岛旅游网)、大连新闻网发起“寻访大连樱桃故事”公益众筹行动,为你讲述大连樱桃的悲欢离合,带你走进有故事的采摘园,在品尝美味的同时,领略大连大樱桃的历史和人文情感。
如果您身边有历经岁月变迁的老樱桃树,您知道有故事的樱桃种植户,可以向我们提供线索。或者,您愿意与我们一起到有故事的樱桃园采摘、品尝,也可报名。
参与者福利:
1、和老九一起去摘樱桃,享受采摘优惠价格
2、听专家讲解樱桃知识,认识樱桃品种
3、感受樱桃人文情感,了解樱桃历史
报名方式:
1、关注大连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“老九家的园子”(二维码)
2、登陆大连采摘网(http://caizhai.0411hd.com)、大连新闻网(www.dlxxw.com)。
更多活动详情即将陆续发布,敬请关注!
免责声明:本次活动属纯公益无任何盈利行为,如在活动中出现任何人身与财产意外,主办方均不承担损失与责任。
[免费摘樱桃]“农科院大樱桃科普游”免费名额限时抢
相关信息